唐朝的“高级定制”奢侈品
发布时间:Oct 24, 2025 | 作者:
最新文物资讯 就在“文物陕西” 点亮星标!即刻获取更多信息
唐代名相张九龄夫人董韶容之墓的发现引来万众瞩目,其墓中出土的一面金银平脱镜,从一个侧面表明了她的身份和地位。在唐代,金银平脱器物可是皇亲贵族才有机会使用的“高级定制”奢侈品。

金银平脱镜

◐金银平脱镜 直径15.4厘米、厚0.46厘米
金银具有良好的延展性,在锤碾至极薄的金银箔片上雕镂修剪出纹样形状,按设计布局用漆、胶等粘合剂粘贴于器表,然后在其上多次髹漆,待干透后打磨推光压在金、银片上的漆层,突显出漆地上的金银图案,使金银纹样显露并与漆地平齐,这种工艺即为金银平脱。其使纹饰与黑漆底形成强烈的对比,器物也更显富丽雅致。
因做工精细、造价昂贵,即使在唐代,金银平脱器物也属极为奢侈之物,是达官显贵的专属。
比如唐姚汝能的《安禄山事迹》记载,唐玄宗就曾以金银平脱器物赠予安禄山,其中有银平脱破方八角花鸟药屏帐、金平脱五斗饭罂,银平脱五斗淘饭魁、金平脱酒海、金平脱杓、金平脱大盏、金平脱次盏、金平脱大玛瑙盘、平脱匣、金平脱铁面枕、平脱锁子等及其他用具。经由此可以想见,董韶容在家族中的地位必然不低。
四鸾衔绶纹金银平脱镜 ◐四鸾衔绶纹金银平脱镜 ◐金银平脱天马鸾凤纹镜 图源 / 《唐代金银平脱工艺浅析》 ◐金银平脱天马鸾凤纹镜 图源 / @路客看见 八曲葵花形螺钿铜镜 






而作为古人的日常生活用具,铜镜在采用平脱等工艺技法之外,还采用不同材料并被附加各类带有祝福、吉祥寓意的文字、纹样和图案,塑造出独特的铜镜之美。
比如这面陕西考古博物馆藏珍品——八曲葵花形螺钿铜镜,出土于唐高祖李渊的第五代孙女李倕墓。
螺,是螺贝类;钿,是镶嵌。这面铜镜以螺钿替代金银制作而成,作为盛唐时期皇亲贵族的“高定轻奢品”,螺钿铜镜也被称作“中国最美的铜镜”。
螺钿工艺,就是将贝类磨制成需要的纹饰图案薄片,镶嵌在漆底的工艺。国内学术界普遍认为,唐代螺钿铜镜是一种漆工艺与贝壳镶嵌相结合的特种工艺镜,是唐代发明的螺钿平脱漆器新工艺。
◐八曲葵花形螺钿铜镜
陕西考古博物馆藏

从史料及出土实物可发现,唐代平脱工艺的应用范围极为广泛,平脱器物种类有卧具、酒具、炊具、装具、食器、盛器、陈设用品等,从器物的质地上来说,有漆木胎、铁胎、犀角胎、玉胎、玛瑙胎等,工匠能够根据物品的用途、质地,采用平脱工艺对其进行恰如其分的装饰美化。
比如李倕墓中出土的另一件珍品——冠饰,它是国内第一个通过实验室微观发掘科学复原的冠饰。其使用了金、银、珍珠、绿松石、铜、铁、紫晶、琥珀、玻璃、象牙、贝壳、玉石等各类材料10余种,采用了铸造、捶打、鎏金、贴金、镶嵌、掐丝、金珠、平脱、彩绘等多种工艺,是唐代珠宝和工艺的集大成者。


◐复原后的李倕冠饰
图源 / @阿森的小小世界
鎏金银棱平脱雀鸟团花纹碗 
这2件瓷碗既饰有银棱又在器表平脱五组鎏金银质团花纹,展现了唐代独特的工艺水平与审美风格,是将秘色瓷与金银平脱工艺、髹漆工艺完美结合的稀世珍品,在史料中也鲜有记载。
考古专家表示,其所代表的晚唐时期应为秘色瓷二次装饰的顶峰,其中瓷胎金银平脱更是创新之举,这表明秘色瓷不仅有时模仿金银器的造型,而且也借鉴了金银器的装饰思路以达到色彩对比强烈的视觉效果。


◐鎏金银棱平脱雀鸟团花纹碗
这对碗内侧为青黄色,外壁髹漆,为五曲,每曲由薄银片制成的雀鸟团花作装饰,其中位于最中间位置的雀鸟以鎏金工艺加工;对碗的口沿以及圈足均以银箍相扣,金银平脱装饰与秘色瓷器共冶一炉,彼此完美结合,格调极为富丽华美。


◐雀鸟团花纹
* 转载请注明来源“文物陕西”微信公众号 * · 文 物 陕 西 · 
《2026 陕博日历·汉风猎猎》正式亮相
陕西发现唐朝宰相张九龄夫人墓
陕西再添一座博物馆
- 上一篇: 线上讲座 | 《心》——揭开“K” 的隐喻
- 下一篇: 灰褐凹弦纹陶豆:战国食器里的荥经砂器印记
